以下章节包含了关于双单元热交换器模型理论的信息:

  • 6.2.1. 双单元模型概述
  • 6.2.2. 双单元模型的限制
  • 6.2.3. 双单元模型理论

6.2.1. 双单元模型概述

宏观模型非常适用于薄矩形热交换器核心,其中通道间距垂直于主流动方向,辅助流动均匀(因此可以视为一维流动)。此外,网格应均匀且结构化。然而,许多实际的热交换器具有非矩形核心,辅助流体在到达核心之前可能通过任意形状的入口罐,这使得它们高度不均匀。由于核心的复杂形状和/或网格的简易性,结构化网格可能不是显而易见的选择。这些宏观模型的缺点可以通过使用双单元热交换器模型轻松克服。该模型允许在独立的共位网格上解决主流动和辅助流动,并且仅通过热交换器核心的热传递来耦合这两种流动。

6.2.2. 双单元模型的限制

双单元热交换器模型存在以下限制:

  • 无法使用简单效能模型。

  • 热交换器性能数据必须以传热速率或传热单元数(NTU)的形式提供,用于辅助/主流动速率组合,而不是速度与效能曲线。

在主网格和辅助网格不相同的热交换器中,传热可能是非守恒的(即,热流体损失的热量可能不等于冷流体获得的热量)。为了最小化传热差异,主单元和辅助单元的拓扑结构和大小应尽可能相似,理想情况下是一对一的单元导热性。

6.2.3. 双单元模型理论

双单元热交换器由两个多孔流体区域组成,即主区域和辅助区域。这两个区域同时求解,仅通过传热耦合。每个区域中的公共区域,即发生传热的区域,代表热交换器核心。主区域和辅助区域的核心占据相同的物理空间,如图6.3所示:交叉流模式下主辅助区域匹配四边形网格的核心(第233页)。两个核心中的单元应在物理空间中完全重叠,以确保守恒传热。传热发生在靠近的单元之间,基于单元中心点。也就是说,主区域单元与一个且仅一个辅助区域单元交换热量,反之亦然。因此,如果其中一个核心(例如主区域)的网格相对于另一个核心(例如辅助区域)过于粗糙或精细,则不能确保传热的守恒。无论您提供原始热排斥数据还是NTU数据,双单元模型中的传热计算都基于NTU方法。

图6.3:交叉流模式下主辅助区域匹配四边形网格的核心

6.2.3.1. NTU 关系

当您提供原始散热数据时,NTU 值是利用公式 6.9(第 229 页)以及在“设置双电池换热器”对话框的“性能数据”标签页中指定的效能-NTU 关系来计算的。在交叉流动模式下,NTU 值的计算遵循公式 6.10(第 229 页)。该方程通过牛顿-拉弗森方法进行迭代求解。对于并流情况,NTU 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对于逆流情况,采用以下公式:

否则,

其中, 是热容比, 是效率。

6.2.3.2. 热排斥

热排斥的计算针对两个核心(主核心和辅助核心)中的每个单元进行,并作为源项添加到各自流动的能量方程中。这一点在图6.4:具有主辅助区域重叠单元格的核心(第234页)中有所展示。

图6.4:具有主辅助区域重叠单元格的核心

以下是翻译后的中文文本:

辅助电池温度

主电池温度

总传热系数 与总传热面积 的乘积

缩放后的最小热容率

电池体积

换热器核心体积

您可以提供NTU值,或者可以使用提供的原始数据和您指定的有效性-NTU关系进行计算。

要了解如何使用双电池换热器模型,请参阅用户指南中的“使用双电池换热器模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