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阐述了Transition SST模型的理论基础。相关信息将在以下章节中详细介绍:

  • 4.7.1. 概述
  • 4.7.2. Transition SST模型的输运方程
  • 4.7.3. 网格要求
  • 4.7.4. 指定入口湍流水平

如需了解在Ansys Fluent中使用该模型的具体细节,请参阅用户指南中的“湍流建模”及“设置Transition SST模型”部分。

4.7.1 概述

Transition SST模型(亦称为 - 模型)基于SST 输运方程与另外两个输运方程的耦合,一个用于间歇性参数,另一个用于以动量厚度雷诺数表示的转捩起始准则。ANSYS开发了一种经验相关性(Langtry和Menter),旨在涵盖标准旁路转捩及低主流湍流环境中的流动情况。

此外,还包含了一个非常强大的选项,允许用户输入自定义的经验相关性,进而控制转捩起始动量厚度雷诺数方程。

请注意以下限制:

  • Transition SST 模型仅适用于壁面约束流动。与其他所有工程转捩模型一样,该模型不适用于自由剪切流中的转捩现象。该模型会将自由剪切流预测为完全湍流状态。
  • Transition SST 模型不具备伽利略不变性,因此不应应用于相对于计算速度场的坐标系移动的表面;对于这种情况,应改用间歇性转捩模型。
  • Transition SST 模型设计用于具有定义的非零自由流速度的流动(即经典的边界层情况)。它不适用于没有自由流的完全发展的管道/通道流动,同样也不适用于壁面射流流动。对于这些场景,应改用间歇性转捩模型。但请注意,可能需要通过修改底层相关性来调整这些流的间歇性转捩模型。
  • Transition SST 模型的校准未结合影响湍流模型源项的其他物理效应进行过校准,例如:
    • 浮力
    • 多相湍流

要了解如何设置Transition SST模型的信息,请参阅用户指南中的"设置Transition SST Model"部分.

4.7.2 Transition SST Model 传输方程

间歇性 的输运方程定义为:

转捩源的定义如下:

其中, 表示应变率大小, 是一个经验相关系数,用于控制转捩区域的长度,而 分别取值为2和1。破坏/再层流化源项定义如下:

其中, 表示涡量大小。转捩起始受以下函数控制:

其中, 表示壁面距离,而 是临界雷诺数,即边界层中不连续性首次开始增加的点。这一现象发生在转捩雷诺数 的上游,两者之间的差异需通过经验相关性来确定。 的相关性均依赖于

间歇方程的常数为:

转捩动量厚度雷诺数 的输运方程为

源项定义如下:

方程的模型常数为:

壁面上的边界条件为零通量。入口处的边界条件应根据基于入口湍流强度的经验相关性计算得出。

该模型包含三个经验相关性。是实验观察到的转捩起始点,此项已从Menter等人[433](第1082页)的原始内容进行修改,以改善自然转捩预测效果,并应用于公式4.176(第78页)中。表示转捩区的长度,代入公式4.169(第78页)中使用。则是模型激活点,用以匹配两个参数,并在公式4.173(第78页)中应用。这些经验相关性由Langtry和Menter提供[335](第1076页)。

第一个经验相关性是局部湍流强度 的函数:

其中, 表示湍流动能。

Thwaites 压力梯度系数 定义为

其中, 表示沿流线方向的加速度。

4.7.2.1 分离诱导转捩修正

针对分离诱导转捩的修正如下:

在这里, 是一个常数,其值为2。

方程4.185(第79页)中的模型常数已从Menter等人[433](第1082页)的原始数值进行了调整,以改善分离流动转捩的预测。主要变化是控制关系的常数从Blasius边界层的2.193调整为分离点处的3.235,该点的形状因子为3.5[433](第1082页)。壁面处的边界条件是零法向通量,而对于入口,等于1.0。

4.7.2.2 转捩模型与SST输运方程的耦合

转捩模型通过修改-方程(方程4.101(第65页))来与SST湍流模型相互作用,具体如下:

其中, 是SST模型中原有的生成项和破坏项。需要注意的是,方程中的生成项并未被修改。上述模型公式的详细原理可在Menter等人[433](第1082页)中找到。

为了准确捕捉层流和转捩边界层,网格的应约为1。如果过大(即大于5),则随着的增加,转捩起始位置会向上游移动。建议您使用基于有界二阶迎风的离散化方法来处理平均流动、湍流及转捩方程。

4.7.2.3 转捩SST模型与粗糙壁面

当使用转捩SST模型并结合粗糙壁面时,必须在粘性模型对话框中启用粗糙度关联。此关联需要几何粗糙高度作为输入参数,因为在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过程中,几何粗糙高度比等效砂粒粗糙高度更为重要。关于如何根据几何粗糙高度、形状和分布确定适当的等效砂粒粗糙高度的指导,可以从Schlichting和Gersten [578](第1090页)以及Coleman等人[117](第1063页)的文献中获得。

粗糙度关联是对内置关联的一种修正,其定义如下:

新定义的随后用于的相关性中,后者代表转捩动量厚度雷诺数。指定的几何粗糙度值将适用于所有壁面。若不同壁面需要不同的值,可指定用户自定义函数。值得注意的是,的函数在体积内(而非壁面上)使用。因此该函数必须覆盖边界层及其外延的应用区域。举例来说,假设一块平板上有粗糙带(x方向为流向,y方向为法向,z方向为展向)位于位置处,且该区域的边界层厚度可能为 =0.01m(展向范围 -0.1<z<0.1 (m))。以下伪代码将在各处粗糙度(可以是零)与转捩带的粗糙度之间切换。y方向的高度不必精确等于边界层厚度——它可以更大——只要它不影响附近其他壁面即可。

4.7.3 网格要求

图4.1(第81页)和图4.2(第82页)展示了在平板测试案例T3A中,增加和减少的影响。当值介于0.001至1之间时,对解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旦最大超过8,转捩起始位置开始向上游移动。当最大达到25时,边界层几乎完全变为湍流状态。对于低于0.001的值,转捩位置似乎向下游移动,这可能是由于特定湍流频率的表面值较大所致,该频率与第一个网格节点高度成比例关系。因此,应避免使用非常小的值(低于0.001)。

图4.1:平板T3A测试案例中增加y+的效果

图4.2:平板上T3A测试案例中y+值降低的影响

图4.3展示了从值为1开始的壁面法向扩展比率的影响:平板T3A测试案例中壁面法向扩展比率的效果(第83页)。对于1.05和1.1的扩展因子,解没有受到影响。而对于更大的扩展因子如1.2和1.4,转捩位置出现了轻微但可察觉的上游偏移。由于带压力梯度的流动对壁面法向网格分辨率的敏感性可能增加,建议使用的网格并采用小于1.1的扩展因子。

Figure 4.3: 平板T3A测试案例中壁面法向扩展比率的效果

图4.4展示了沿流向网格细化的效果:平板T3A测试案例中流向网格密度的影响(第83页)。令人惊讶的是,模型对流向节点的数量并不十分敏感。只有在25个流向节点的情况下,即转捩区域仅有一个单元时,解才与网格无关解有显著差异。然而,当平板上大约有75至100个流向网格节点时,似乎出现了网格无关解。此外,分离诱导的转捩发生在极短的长度上;对于这种情况至关重要的案例来说,精细的网格是必要的。

图4.4:平板T3A测试案例中流向网格密度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锋利的导边,往往由于小型的导边分离气泡而发生转捩。如果网格过于粗糙,由分离气泡引起的快速转捩将无法被捕捉到。

根据网格敏感性研究,推荐的优化实践网格指南包括:最大值为1,壁面法向膨胀比小于1.1,以及在流向方向上大约75-100个网格节点。请注意,若存在由分离引发的转捩现象时,很可能需要在流向方向上增加更多的网格节点。以涡轮叶片为例,这意味着在叶片的每一侧需要有100-150个单元格的流向分布。

4.7.4 指定入口湍流强度

观察发现,入口处指定的湍流强度会根据入口粘度比 (从而影响湍流涡频率)迅速衰减。因此,入口下游的局部湍流强度可能远小于入口值(参见图4.5:湍流强度(Tu)随流向距离(x)的示例性衰减 (第85页))。通常情况下,入口粘度比越大,湍流衰减率越小。然而,如果指定的粘度比过大(即 ),表面摩擦力可能会显著偏离层流值。有实验证据表明这种效应在物理上确实存在;但目前尚不清楚转捩模型对此行为的再现精度如何。因此,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有一个相对较低的(即 )入口粘度比,并估算出合适的入口湍流强度值,以确保在叶片/翼型前缘处达到所需的湍流强度水平。可以通过以下解析解计算湍流动能的衰减:

在自由流中,SST湍流模型的常数为:

时间尺度可以确定如下:

其中, 表示入口下游的流向距离,而 则是平均对流速度。涡流粘度定义如下:

湍流动能衰减方程可以用入口湍流强度 和入口涡粘性比 重新表示如下:

图4.5:湍流强度(Tu)随流向距离(x)变化的典型衰减示例

您应确保感兴趣物体周围的值大致满足。对于较小的值,SST模型生成项对转捩开始的反应会变得过于迟缓,可能导致转捩延迟至物理上正确的位置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