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平均和封闭

使用相平均通常会减少对湍流多相流体进行建模所需的封闭数。具体来说,如果使用对流通量的相平均速度,则无需将湍流扩散项包括在相质量守恒方程中。

1. EQUATION_DISPLAY
ϕ = ϕ ¯ + ϕ = ϕ k + ϕ "
(2523)

其中:

  • ϕ ¯ 为瞬时变量 ϕ 的雷诺平均值。
  • ϕ k 为瞬时变量 ϕ 的相平均值(由使用相 k 的体积分数加权的雷诺平均值形成):
2. EQUATION_DISPLAY
ϕ k = α k ϕ _ α k _
(2524)

其中, α k 为相 k 的瞬时体积分数。

在用户指南中的其他位置, α k 用于雷诺平均体积分数 α k _

以下欧拉多相湍流方程根据相平均湍流应力、动能和耗散衍生得出 [468]

3. EQUATION_DISPLAY
R k = v k " v k " k
(2525)
4. EQUATION_DISPLAY
k k = 1 2 v k " v k " k
(2526)
5. EQUATION_DISPLAY
ε k = μ k ρ k 2 S k " S k " k
(2527)
6. EQUATION_DISPLAY
S k " = 1 2 { v k " + ( v k " ) T }
(2528)

其中, v k 为相 k 的瞬时速度。

在用户指南中的其他位置, v k 用于相平均速度 v k k

Boussinesq 封闭

使用涡流扩散率或 Boussinesq 假设,连续相中任何标量 φ 因湍流速度波动 v ' c 而产生的雷诺通量可以建模为:

7. EQUATION_DISPLAY
ϕ v ' c _ = ϕ v c _ = ϕ v ' c _ - ν c t σ ϕ ϕ ¯
(2529)

其中, σ ϕ 为动量与 ϕ 的湍流扩散率之比。

陈氏封闭

Thai-Van 等人[555] 根据 Simonin 等人开展的工作(例如,请参见 Deutch 和 Simonin 所著 [449])汇总了同相位和互相位湍流扩散率封闭,进一步扩展了陈氏理论对稳态均匀湍流中小颗粒的研究结果(例如,请参见 Hinze 所著 [475])。

这些封闭在 Simcenter STAR-CCM+ 中用于陈氏湍流耗散力、离散相湍流和颗粒引起的湍流选项。它们提供了适用于以下湍流扩散率的模型:

连续相湍流扩散:

8. EQUATION_DISPLAY
ν c t = 2 3 q c 2 τ T
(2530)

相间湍流耗散:

9. EQUATION_DISPLAY
D c d = τ I 1 3 q c d I
(2531)

离散相湍流扩散:

10. EQUATION_DISPLAY
ν d t = τ I 1 3 q c d + 1 2 τ R 2 3 q d 2
(2532)

使用以下内容构造,这包括以下相关性:

  • q c 2 = 1 2 v c " v c " c
  • q c d = v c " v d " d
  • q d 2 = 1 2 v d " v d " d

以下时间尺度:

  • τ T 为涡流周转时间。
  • τ I 为颗粒-涡流相互作用时间。
  • τ R 为颗粒松弛时间。

根据 Thai-Van 等人所著,Eqn. (2532) 最初针对充满重颗粒的湍气流衍生得出。他们指出,还可以衍生出气泡相的涡流粘度封闭,但这对预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湍流模型用于连续相,则 q c 2 随时可以用作连续相湍动能 k c ν c t 对应于标准 K-Epsilon 湍流模型提供的湍流扩散率。

根据 Thai-Van 等人所著,可使用以下公式估计其他相关性:

11. EQUATION_DISPLAY
q c d = 2 q c 2 [ b + η 1 + η ]
(2533)
12. EQUATION_DISPLAY
q d 2 = q c 2 [ b 2 + η 1 + η ]
(2534)
13. EQUATION_DISPLAY
τ I = τ T σ 0 1 1 + C β ξ 2
(2535)
14. EQUATION_DISPLAY
τ T = 3 2 C μ k c ε c
(2536)
15. EQUATION_DISPLAY
τ R = τ D ( 1 + ρ c ρ d C V M )
(2537)

其中:

  • τ D 为基本颗粒时间尺度。此处,该项通常用于表示线性化曳力系数的倒数。有关此系数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曳力对湍流耗散的贡献
  • b 为颗粒运动方程中连续/离散相加速度项的系数比:
16. EQUATION_DISPLAY
b = 1 + C V M ρ d ρ c + C V M
(2538)
  • C V M 为颗粒响应的虚拟质量系数,如果未指定平均流的虚拟质量力模型,则默认值为 0.5。
  • η 为颗粒涡流相互作用时间,通过颗粒松弛时间进行比例缩放:
17. EQUATION_DISPLAY
η = τ I τ R
(2539)
  • C β 为轨线交叉效应的标定系数。根据 Deutsch 和 Simonin 所著 [449],对与平均相对速度平行的方向将其选作 0.45,而对正交方向将其选作 1.8。默认值为 1.8。
  • ξ 为按湍流波动速度进行比例缩放的颗粒滑移速度:
18. EQUATION_DISPLAY
ξ = | v r | 2 3 k c
(2540)

尽管 Thai-Van 等人将波动校正包含在此滑移速度估计中,但 Simcenter STAR-CCM+ 中将忽略此校正。

曳力对湍流耗散的贡献

在 Stokesian(粘性曳力)条件下,因相对于粘度为 μ c 的流体的速度,固定直径为 d 、密度为 ρ d 的固体球形颗粒上的瞬时曳力为:

19. EQUATION_DISPLAY
ρ d α d τ D ( v d - v c )
(2541)
20. EQUATION_DISPLAY
τ D = ρ d d 2 18 μ c = d 2 18 ν c ( ρ d ρ c )
(2542)

瞬时曳力的雷诺平均可以写为平均曳力项与湍流耗散项的总和:

21. EQUATION_DISPLAY
ρ d α d τ D ( v d - v c ) ¯ = ρ d τ D α d _ ( v r + v T D )
(2543)
22. EQUATION_DISPLAY
v r = v d d - v c c
(2544)
23. EQUATION_DISPLAY
v T D = v c c - v c d
(2545)

使用 Boussinesq 封闭对最后一项建模:

24. EQUATION_DISPLAY
v T D = α c v c ¯ α c _ - α d v c ¯ α d _ = α c v c ' ¯ α c _ - α d v c ' ¯ α d _ - ν c t σ α ( α c _ α c _ - α d _ α d _ )
(2546)

对于非 Stokesian 拖曳法和其他交界面面积模型,雷诺平均的结果不再具有简单直观的封闭,但上述结果仍然用作近似。

对于小颗粒,可能会补偿部分非 Stokesian 拖曳法。通过包括对用于计算曳力系数的平均颗粒相对速度的波动贡献(例如,请参见 Thai-Van 等人所著),即可实现此补偿。但是,此处没有遵循这种做法,因为通常很难判断颗粒涡流相互作用究竟会减少还是增强平均滑移 [431]

一般情况下,将 Stokesian 系数

25. EQUATION_DISPLAY
ρ d τ D α d _
(2547)

替换为平均线性化曳力系数 A c d D (使用平均滑移速度 v r 和平均交界面面积 a c d 计算得出):

26. EQUATION_DISPLAY
A c d D = a c d 8 ρ c C D | v r |
(2548)

即可得出这些平均曳力和湍流耗散力:

27. EQUATION_DISPLAY
F c d D = A c d D v r
(2549)
28. EQUATION_DISPLAY
F c d T D = A c d D v T D
(2550)

这种形式的湍流耗散力及其封闭被人知晓已有一段时间了。例如,请参见 Deutsch 和 Simonin 所著 [449] 或 Gosman 等人所著[468]。此外,该项最近已与 Drew 所著 [452] 和 Burns 等人所著[437] 提出的替代方法达成一致。

虚拟质量对湍流耗散的贡献

瞬时虚拟质量力为:

29. EQUATION_DISPLAY
ρ c C V M α d ( a d - a c )
(2551)

其中, a 为对应相的加速度。取上述方程的平均值将得出:

30. EQUATION_DISPLAY
ρ c C V M α d _ ( a d d - a c d ) =   ρ c C V M α d _ ( a d d - a c c ) + ρ c C V M α d _ ( α c ' a c α c _ - α d ' a c α d _ )
(2552)

第一项针对平均流的惯性。第二项影响湍流耗散力。假设颗粒松弛时间 τ R 是加速时间尺度的估计值,可以使用 Boussinesq 封闭对该项进行建模:

31. EQUATION_DISPLAY
α c ' a c α c _ - α d ' a c α d _ - ν c t τ R σ α ( α c _ α c _ - α d _ α d _ )
(2553)
32. EQUATION_DISPLAY
τ R = ρ d α d _ A c d D ( 1 + ρ c ρ d C V M )
(2554)

组合来自曳力和虚拟质量项的贡献:

33. EQUATION_DISPLAY
A c d D v T D - ρ c C V M α d _ ν c t τ R σ α ( α c _ α c _ - α d _ α d _ ) ) =   ( 1 + ρ c C V M ρ d + ρ c C V M ) A c d D v T D
(2555)

对于气泡流 ( ρ c ρ d ),包括来自虚拟质量的贡献可能会使总体湍流耗散系数加倍。

尽管虚拟质量对于湍流中的颗粒响应建模非常重要,但平均虚拟质量力的建模为可选,因为并非所有应用均包括加速平均流。

颗粒引起的湍流

本节概述如何衍生连续相波动动能方程的源项。在所有可能的相间力中,假设曳力是此项的主要贡献。

瞬时流动能的相平均为连续相中的速度波动动能提供以下成分:

34. EQUATION_DISPLAY
k c = 1 2 v c " v c " c = 1 2 { v c v c c - v c c v c c }
(2556)

其中:

  • 12vc"vc"c 为瞬时流中的平均动能。通过使用瞬时相动量方程取瞬时相速度标量积 v c 的雷诺平均,可衍生得出平衡方程。
  • 1 2 v c c v c c 为平均流中保留的动能。可使用雷诺平均相动量方程从相平均速度的标量积 v c c 中衍生该方程。

减去这两个方程即可衍生得出 k c 的方程。然后,瞬时力项(假设与滑移速度 v d - v c 和离散相体积分数 α d 成比例)

35. EQUATION_DISPLAY
f c = ρ d α d τ D ( v d - v c )
(2557)

k c 方程的贡献如下:

36. EQUATION_DISPLAY
S k c = v c f c ¯ - v c f c _ = v c " f c ¯
(2558)
37. EQUATION_DISPLAY
= ρ d τ D α d _ { v c " v d " d - v c " v c " d + v c " d [ v d d - v c c ] }
(2559)
38. EQUATION_DISPLAY
=AcdD{vc"vd"d-vc"vc"d-vTDvr}
(2560)

根据上一节曳力对湍流耗散的贡献以及下列恒等式,可使用曳力线性化系数 A c d D 和耗散速度 v T D 得出最终结果:

39. EQUATION_DISPLAY
vTD=vcc-vcd=[vcc-vc]αd¯αd_=-vc"d
(2561)

S k c 现在可以借助湍流响应模型陈氏封闭,并结合以下进一步的近似,进行建模:

40. EQUATION_DISPLAY
v c v c d v c v c c = 2 k c
(2562)

Eqn. (2560) 中的前两项表示离散-连续速度波动的协方差与连续相的湍动能之间的平衡或传递。

最后一项可视为湍流耗散力与平均滑移速度(或是平均曳力与湍流耗散速度)的点积。其作用取决于这两个矢量的对齐情况。

在充分发展和收敛的管道流中,该点积通常很小,甚至为零。对于水平管道流,此值较小的原因是滑移速度的幅值在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可能很小。对于垂直管道流,这是因为:尽管滑移不小,但它在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与体积分数的梯度正交。

但该项可以是正值或负值,并在发展条件下或收敛过程中较大。当平均曳力和湍流耗散力作用于相反的方向时,该项会对连续相湍动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根据相应的浓度梯度促使颗粒下降或气泡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