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和冷凝求解过程
Simcenter STAR-CCM+计算非饱和与饱和状态下的蒸发和冷凝。
热限制打开
低于饱和温度(也称为沸腾温度)时,通过以下方式控制蒸发率和冷凝率:
-
流体动力效应 - 朝向或远离表面传递蒸汽,此过程将以有限速率发生。
-
热效应 - 朝向或远离交界面传热,借此平衡汽化潜热。
Simcenter STAR-CCM+ 尝试满足 Eqn. (2793),其中
可通过以下任一条件(或两个条件同时)检测到的饱和度:
其中,
第一个条件 (Eqn. (2796)) 规定交界面温度已达到沸腾温度。第二个条件 (Eqn. (2797)) 规定,仅当纯蒸汽(不存在不可凝气体)的温度为饱和温度时,纯蒸汽才能在交界面处达到准稳态平衡。如果检测到其中任一条件,则上述流体动力学过程将中断,且交界面温度设为
热限制关闭
如果没有热限制,将仅通过考虑流体动力学效应,根据质量通量注意事项单独计算蒸发率。假设可以朝向或远离交界面传输必要的热通量。Simcenter STAR-CCM+ 首先求解总蒸发率 Eqn. (2774),随后求解组分冷凝率 Eqn. (2792)。
热平衡的最终应用
一旦找到
-
通过强制执行Eqn. (2793)的热平衡计算
。 -
使用Eqn. (2795)计算
。 -
使用Eqn. (2792)计算
。
请注意,如果
干燥壁面蒸汽冷凝
如果完全干燥的冷壁与纯蒸汽接触(例如,在模拟开始时),上述方法会出问题。
液膜中的热传递系数通常由以下公式给定:
因此,以下近似(基于分段线性温度分布假设)有效:
其中,
干燥壁面冷凝不以平面薄膜的形式发生,而是随着液滴在核处增长来实现。这些液滴的增长受到表面张力效应的限制,蒸汽与液体之间的交界面接触面积小,因此这些液滴很可能会在冷凝初期成为限制因素。
要实施行为与纯流体动力限制模型相同的模型(即,将冷凝建模为完全湿润的液膜)并且保持稳定,使用简化的滴状冷凝法。该模型仅影响交界面面积。
假设液膜网格单元的面积为
假设蒸发率(如前计算)仍然有效,且唯一的效应是由于蒸汽与液膜之间的总交界面面积比较小而导致。此比率可以描述为:
此表达式相当于
此模型可稳定求解而不影响长期结果,即完全湿润的液膜形成并增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