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mega 湍流
K-Omega 湍流模型是双方程模型,它可对湍动能 和单位耗散率 (即每单位湍动能的耗散率 ( ))的传输方程进行求解,以确定湍流涡粘度。
D.C. Wilcox [328] 撰写的书籍是有关 K-Omega 模型最全面的参考。该书籍阐述了原始模型以及与其他模型的对比,并提出了该模型的最新版本。 作为 K-Omega 模型的创始人,Wilcox 声明了自己创建的模型与 K-Epsilon 模型相比的优势,以及 Omega 传输方程与其他尺度方程相比的优势。
与 K-Epsilon 模型相比,K-Omega 模型的一个已知优势是在反压力梯度下,边界层的性能有所改进。 但是,最显著的优势可能是在整个边界层(包括粘性主导的区域)中均可应用该模型,而无需进一步修改。 此外,可以在此模式下使用标准 K-Omega 模型,而无需计算壁面距离。
K-Omega 模型最大的劣势在于其原始形式的边界层计算对自由流中 的值非常敏感。 这将转化为对内部流的入口边界条件的极端灵敏度,而 K-Epsilon 模型中不存在此问题。 Simcenter STAR-CCM+ 中包括的 K-Omega 模型变体已经过修改,尝试解决此问题。
K-Omega 模型变体
Simcenter STAR-CCM+ 中实现了以下 K-Omega 模型变体:
- 标准 K-Omega
-
Wilcox 于 1998 年修改了原始模型,然后在 2006 年修改了原始版本 (1988) 中的几个已知缺陷。 这些修订版包括:
- 一组修订的模型系数
- 两次考虑了对自由流/入口条件灵敏度的校正,均基于 和 的乘积。 1998 年引入的首个模型是在湍动能方程基础上进行修改得到的模型。 最新的修订版 [329] 中引入了交叉扩散项,它与 SST K-Omega 模型中使用的项类似。
- 提高了模型自由剪切流扩散率的校正
- 可压缩性校正
- 低雷诺数校正,使 K-Omega 模型能够更好地用来预测低雷诺数和转换流
但是,Wilcox 在书中发布的验证结果通常为二维结果,主要是抛物线和流体。 在复杂流的进一步验证得到广泛发布之前,应谨慎使用校正。 因此,每个校正作为选项包括在 Simcenter STAR-CCM+ 中。
要重新获得 1988 年版本的标准 K-Omega 模型,应省略所有这些校正。 要使用最新更新的标准 K-Omega 模型 [329],选择“自由剪切修正”中的“交叉扩散限制器”,激活“涡流延伸修正”,然后将“可实现性选项”设为“德宾尺度限制器”。
- SST K-Omega 模型
-
Menter [323] 解决了自由流/入口条件的灵敏度问题,他发现标准 K-Epsilon 模型的 传输方程可通过变量替换转换为 传输方程。
转换的方程与标准 K-Omega 模型中的方程看起来相似,但增加了一个额外的非守恒交叉扩散项,该项包含了点积 。 通过将此项纳入到 传输方程中,可能会使 K-Omega 模型给出与 K-Epsilon 模型相同的结果。 Menter 建议使用混合函数(包括壁面距离函数),该函数包括远离壁面而不是靠近壁面的交叉扩散项。 此方法将远场中的 K-Epsilon 模型与近壁面的 K-Omega 模型有效混合在一起。 纯化论者可能认为混合函数交叉位置为任意位置,且可能会掩盖湍流的某些关键特征。 但事实上,这种方法仍可解决将 K-Omega 模型应用于实际流体模拟的最大缺点。
Menter 还引入了对线性本构方程的修正,并将包含此修正的模型命名为 SST(剪切应力传输)K-Omega 模型。 但是,雷诺应力与平均应变率之间的线性关系非常易于低估湍流各向异性。 湍流在大多数复杂流(例如,强旋流、流线曲率、剪切层或边界层流体)中为各向异性。 雷诺应力的各向异性不仅影响流场,而且影响标量(温度、浓度、被动标量)的湍流传输。
考虑到湍流的各向异性,Simcenter STAR-CCM+ 提供了以下非线性本构关系:
三次本构关系衍生自雷诺应力模型,因此表示显式代数雷诺应力模型 (EARSM)。 在各向异性湍流中,雷诺应力传输模型相比涡流粘度模型表现更佳,但在复杂流中使用时通常不稳定。 因此,三次模型是这两个模型之间一个很好的平衡方法。
SST 模型已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工业中,通常会对粘性流进行求解,并在整个边界层中应用湍流模型。
- SST K-Omega 分离涡模型
-
请参见 SST K-Omega 分离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