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计算2D腔体内自然对流现象。
计算时发生了很奇妙的事情,往后看。
要计算的的几何模型如图所示。一个矩形几何,长20 cm,宽2 cm,其中上边温度500 K,下部边温度300 K,两侧边为绝热边界。内部介质为空气,在温度影响下产生自然对流。
采用DM创建几何模型,利用Mesh生成网格,划分为全四边形计算网格。上下边界划分300个节点,左右边界划分30个节点,共生成9000个网格。
生成网格如下图所示。
边界命名如图所示。
-
启动Fluent,开启Double Precision
-
General节点下激活重力加速度,设置重力加速度为Y方向-9.81
注:自然对流计算通常需要开启重力加速度。
-
Models节点下激活能量方程
-
Models节点激活Realizable k-epsilon湍流模型
本案例瑞利数:
B是热膨胀系数,a是热扩散系数,u是粘滞系数,p是密度,L是特征长度,T是温差。对于空气来说,热膨胀系数B为0.00367,热扩散率a为0.000024m2/s。通常认为当瑞利数大于1e8时,为湍流自然对流。故本案例采用湍流计算。
-
修改材料air的密度为incompressible-ideal-gas
自然对流模拟,常设置介质密度为不可压缩理想气体或boussinesq。注意不可压缩理想气体适用于压力变化很小,但介质密度与温度变化相关的场合。
-
设置上边界温度为300K
-
设置下壁面温度为500K
此处有地雷。
-
设置Pressure-Velocity Coupling为Coupled
-
激活选项Pseudo Transient
地雷在此:不激活选项Pseudo Transient会怎样?一会儿再来说。
-
初始化计算
-
设置Number of Iterations为1000,迭代计算
-
速度分布
-
温度分布
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类似,流场分布趋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回到前面所提到的地雷处,取消激活Pseudo Transient
初始化后计算。
计算了大概1300多步,计算基本上收敛到1e-5。
下面是温度分布和速度分布。
我勒个去,什么情况,是不是感觉幼小的心灵遭受了重创,我只是没用到Pseudo Transient选项而已,造成计算结果不忍直视。
个人认为对于自然对流这种强烈瞬态的问题,采用纯瞬态计算是不靠谱的。上次放出的共轭传热的案例,同样存在此问题。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CFD之道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