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紫云 审视4
误差是你的头号敌人,无论何时,你拼尽全力要消灭误差。你是个有尊严的设计员,你不能容忍误差玷污你的数据。
你是不是痛恨那些没有原则的人,为什么逼迫你立即交一份明显有误差的数据。
你是不是觉得别人不理解你,为什么不能再多给你一点时间,你就可以交付误差小得多的数据。
我就是那个没有原则又不理解你的人。在我看来,我们的头号敌人不是误差,而是 — 时间成本。
误差最大的环节决定了误差大小:只有你一个人误差小有什么用?
比如:设计一张凳子,你计算的凳子腿重量误差只有一克,但是别人设计凳子面的误差是100克,请问你的精准有什么意义?
用时最多的环节决定了设计周期:今天的设计越来越像工业流水线。每个人输出的数据,都是别人的输入数据,任何人拖延就是整体的拖延。如果别人用一周设计完,你要用一个月,这一轮设计的周期就是一个月。
所以,要确定大家在同一个误差标准、在同一个时间周期做设计。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免费的精准:减小误差永远要付出代价,不谈代价只谈品质的都是耍流氓。
设计成本主要是设计员的时间,不能因为可以免费榨取设计员的加班,就不把时间当作成本。
不得不赶走这种人,当大家的误差在50%,设计周期是一周的时候,他坚持原则,非要用一个月时间提供误差小于10%的数据。这不是认真,这是败家。
不能见到误差就抽疯,不顾一切地扑上去消灭它,而是平衡误差与时间成本,用更小的成本换来可接受的误差。
你会问,最终设计必须精准,必须付出时间成本,还如何节约时间成本?
你可以把设计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内平衡误差与时间成本,用整体最小的代价获得精准设计。
第一阶段
确定数量级,解决产品的有、无问题
对每个人你只要问是1、10还是100?
有人会拒绝回答,而且要求回去认真分析那十大影响因素,一个月后给回复,你要断然拒绝。问他,如果所有的倒霉事都发生了,会降到1吗?如果所有的好事都发生了,会增大到10吗?
你会发现,专业人员所谓不得了的影响,只不过是在1.1到1.2之间徘徊。但是,他会反复强调,这十大影响因素多么重要,搞不明白就不能下结论,不给他这一个月的时间,就是没有原则、不懂技术。
你可以在心里暗暗说:“滚!”
这个阶段也许只需要几天、几小时。
如果发现产品不可行,第一时间避免了浪费。如果产品可行,你会发现是哪个行业有利可图,哪个行业可能拖后腿。
第二阶段
确定第一位有效数字,决定产品框架
要求每个人使用简单的方法,估算参数。只需要回答是1、2还是3。
真正擅长这么做的往往是一些高级的专家,用几个简单的公式就能估算出八九不离十的数据。
很多人不会使用简单办法估算,容易犯下常识性错误,得出违反牛顿定理的结果。数据错到姥姥家,自己还不知道。
对于普通人,不会用简单公式估算,可以用软件做仿真,只要网格少一点、精度低一点、几何简化一点、状态少一点,也能很快获得数据。
反复重申,所有人的误差在50%-100%。随时停住爱干活的精细人,保证所有人按时交付数据。
别人的输出数据是自己的输入数据,当别人的数据误差很大的时候,自己一个人精细,完全没有意义。
这个阶段也许需要几周、几天。
用这些粗糙的数据确定了产品框架,后面的精细设计才有正确的方向。
第三阶段
确定第二位有效数字,决定产品设计方案
要求每个人回答1.1还是1.2。误差范围一般在5%-20%,这属于大多数软件的误差范围,只要按照规定运行软件就没有大错。各位专业人员很舒服。
这才是专业人员去分析十大影响因素的时候,才需要给几个月去研究。
这个阶段误差较小,耗费时间很多,也许需要几年、几个月。
第一、第二阶段使用误差较大的数据,快速查找风险、看清方向,避免在误差较小的第三阶段遇到难题,避免在时间成本最高的阶段反复。
第四阶段
确定第三位有效数字,优化产品性能
如果你真的是有原则的专业人员,感谢你耐心地等到这个阶段,产品已经明确,输入数据已经准确。你有条件也有必要提高你的精度了,去追求消灭误差的专业精神,突破行业的一般水平,回答是1.11还是1.12?
误差是什么?
是我们要消灭的东西
是要付出代价才能消灭的东西
误差是什么?
是我们必须包容的东西
是在允许范围内包容的东西
误差是什么?
是我们要逐步消灭的东西
是要统一步调逐步消灭的东西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陆姐说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