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涯 学海无涯
析模有界 知识无界

忙于准备开会、正在开会、了结开会,你该开鱼缸会议了

埃尔特, 鱼缸


我们的上班时间好像被会议分为三个部分:准备开会,正在开会,了结开会。用这么多时间开会,会议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里先不吐槽会议,让我们用汇报人和专家的眼光分别看看会议是什么样的。

在你这位汇报人眼里,会议是这样的:
专家听完了你一个小时详详细细的讲解,最后告诉你这么做会有问题,还质疑你没有认真分析过。搞没搞错啊,方案根本不是专家想的那样。于是你想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在你的方案中真的没有必要考虑。不等你说明白,专家的脸色就不好看了。同事在旁边使劲拉你衣袖,让你快闭嘴。
专家还转过身对旁边的专家说,“你还记得吗?那一年,我们一起去的现场,当时就是这个问题没解决好,才出事了。”看这架势,你再解释就要与专家群体对抗了。你只好低下头做记录,老老实实地说,“是我考虑不全面,会议后会好好分析”。
会议结束后,你不愿意也不敢去拜访提建议的专家,问问他到底是什么想法。领导要你马上落实这些建议,但是,要落实这些建议,三年也干不完。你只好借助你的想象,“正确”理解专家的建议,悄悄改写几个副词,就变成了很容易实现的建议。
不等你处理完这些建议,又开始准备下一轮会议。
 
在专家眼里,会议是这样的:
你在汇报,专家在若有所思地看着屏幕,心里琢磨,红线和蓝线代表什么呢?是两个位置还是两种状态?到底在讲啥呢?听不懂,算了吧,还是靠自己从头到尾翻报告,寻找看着眼熟的图表。
翻完报告,心里有了点感觉。仰着头想了又想,把听过的、看过的、做过的,全部归拢一堆,终于想象出整个方案。专家顿时轻松下来,欣欣然地端起茶杯,等待你把报告讲完。然后咳嗽一声,指点一二。
专家本来是客客气气地说,“我今天来向大家学习,请看看这里,我认为这么做会出问题,你们认真分析过没有?”不料,遇到汇报人强词夺理,非说没问题。怎么会没问题?大家都知道会有这个问题,而且很严重。全部实验都做了吗?仿真对不对考核到了吗?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现在就敢说没有问题。
会议结束后,专家愉快地忘记了你汇报的内容和他的建议。
 
我有时候是做汇报的工程师,有时候是听汇报的专家,不敢说谁对谁错。
开会的原意,是请专家帮助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往往出现的结果是,专家没听懂你的方案,你不接受专家的建议,不接受还要严格执行。专家好心好意给你帮忙,还给你找了麻烦,何苦呢?
尝试换一种开会模式,改变这种交流堵塞、处处撞车的困境。
 
改进的鱼缸会议—高效率技术交流


专家和汇报人坐在会议桌最前端,面前摆上白板,方便两位写写画画。主持人与其他参与人,坐在后面,与这两位保持距离。
主持人讲明白会议规则,宣布会议开始。
专家与汇报人尽情交流,可以互相打断、互相提问,假装会议室只有他们两位。
同时,所有参与人保持安静,只带耳朵不带嘴巴,不许提问,不许补充发言。
专家与汇报人交流30~60分钟。主持人判断这两位已经交流到位。宣布,切换到参与人提问。
第一轮提问,每位参与人必须提出一个技术问题,可以指定专家或者汇报人回答。(每位必须提问,鼓励参与人认真听两位交流的内容。可以指定回答人,给参与人掌控感)
第二轮,参与人可以提问也可以弃权,同样可以指定谁回答问题。
第三轮、第四轮、直到提不出新问题,或者会议时间快到了。
主持人宣布,进入总结时间。请参与人、汇报人和专家谈谈对这次会议的感受。
 
鱼缸会议我们使用了多次,沟通效率很高。可以在一次会议中,“挖空”一位专家的想法,同时让多人理解接受。
1、专家可以让汇报人把他感兴趣的地方讲明白,充分理解方案。
2、由汇报人作为代表与专家交流,不让其他人发言,避免会场吵成蛤蟆坑。
3、专家对汇报人讲明白他的想法,不需要同时面对一屋子的人,他会轻松一点。
4、汇报人与专家交流到位后,80%以上的内容已经讲明白,同时让所有在场的人听进去了。再请参与人提问,弥补遗漏的方面,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保证了交流全面。
注:这是改进后的鱼缸会议,更适合技术讨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陆姐说

赞(0) 打赏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请勿随意用于商业用途。
文章名称:《忙于准备开会、正在开会、了结开会,你该开鱼缸会议了》
文章链接:https://www.topcfd.cn/22487/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说两句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