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孩子要赢在起跑线,这个处于一楼的起跑线,只代表过去和现在,在起跑线上除了有“别人家”的小孩子,还多了这些怪物:
“百度”——让最强大脑的百科知识也绝望了。
“快译”——记忆多少单词和语法才可以超过快译啊?
“内存”——我的脑容量的存储空间可以值十块钱的内存吗?
“语音识别”——认字和写字真的是未来的必须技能吗?
“阿尔法狗”——以后可以挑战各种脑力运算,让我们重新定义什么是人和机器。
你认为圆周率背到一万位说明什么?如果用硬盘记录连一分钱的空间都用不完。
你认为牢记所有百科知识说明什么?不就是一个不太全面的人脑“百度”吗?
你认为计算速度快过计算器说明什么?只说明手机里可以少装一个计算器APP。
你认为钢琴弹奏速度说明什么?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理解,就是一架人肉电子琴啊。
未来一切可以重复、可以存储、可以量化、可以明确描述的东西都不可能具备高价值。这些东西的价值未来将仅限于脑力体育比赛,就像百年前的大力士代表超能力,在今天只代表体育好。最强大脑的未来只是取得竞赛金牌的大脑,不会代表更多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为未来培养着孩子,却使用着代表过去的起跑线,很多家长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积累达到质变,可惜这条起跑线只在一楼不断延伸,永远不会到达通向未来的二楼。
让我们看看通向未来的二楼都在比赛什么,个性、想象力、创造力、识别事物的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等等,这些不能用标准试卷给出标准分数的能力。人工智能将很快在各个方面战胜我们,自动化将很快在各个行业取代我们。任何机器所能够掌握的技能都不再是必备知识,就像开车认路从前是必须的现在只要会用导航即可。
孩子的未来不是和这些机器们对抗,而是去想象机器的发展,创造机器的思路,识别突破的方向,寻求自我的存在感。我们今天所引以为荣的技能都逐步成为很廉价的机器性能,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强迫孩子放弃自己的爱好、快乐、健康和幸福感去换取迟早要淘汰的东西呢?
有人质问,都知道二楼好,但是大学还是用一楼的跑道选取学生,如果孩子没有办法取得大学文凭,未来连进入社会白领的机会都没有,谈何发展。但是一纸文凭定生死只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门槛,未来的教育将贯穿一辈子,可以体现自我能力的渠道数不胜数,未来大学文凭对能力的证明作用可能都赶不上你朋友圈的点赞数量。比如我在这里发文章,比我是否有博士学位更加能够证明我的能力。何况大学生已经到了中低收入人群,那个潜在的上大学的动力也已经消失。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将逐步不需要任何权威评判,只要有任何与众不同的才能都可以出头,恰恰一纸文凭不能带来任何特权。
二楼里的跑道如何评定名次呢?二楼不评定名次,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跑道,你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在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领域做最好。
热情的家长问,如何培养那些想象力、创造力、承受力?其实对于目前的小孩子只要不下死手扼杀,一般都可以成长的很好。让他们有自己做事自己吃苦的机会、让他们有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有发展的广度、让他们有独立人格的尊重。听听这段对话吧:周末孩子要出去春游,但是发现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做完不能去。孩子哭着说“我恨死老师,我要杀了他!”,母亲很热情地问,“宝贝先吃点东西,要八宝粥还是小米粥啊?要不我给你炖条鱼?吃完我们一起做作业好吗?”,“我不吃!我不要做作业!我只要画漫画!”,“宝贝,等你考上大学什么都可以干”。这段对话让我的眼泪流下来,我们有什么权利这样对待孩子,作业和分数真的高于一切吗?甚至高于生死吗?。如果我是那个孩子我要说:“放下你这虚假的尊重,你连我的死活都不顾。”
孩子要面对未来的问题,享受未来的幸福。我们只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做好自己,让自己配得上未来,才配得上当孩子的导引者。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赢在了起跑线,请带他去上二楼,如果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请带他上二楼。孩子的未来也许还要上三楼,虽然我们无法看到更高,但是可以告诉他们,世界上没有起跑线只有更高的高度。
如果你可以容忍我的偏激,愿意用一声呐喊惊醒梦中人,请分享我、关注我。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转载本文需要明确标明出处并取得“陆姐说”的许可。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陆姐说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