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精细越无理
最近越来越多地要求精细化管理,最好策划报告就是总结报告的提纲,预设好每一步动作,预算好每一分钱,预定好每天的进度。好像我必须有一个魔法师的水晶球,可以看到未来的每一天,才有资格当个合格的技术人员。
我相信的原则是:“只有做完实验才会知道应当如何做”。在开始实验之前就可以确定所有的细节,如果不是在欺骗,就是实验太简单了。
真正的研究性实验,要根据实验结果随时调整,通过反反复复地求证,最后只能部分完成实验目标,如果目标都可以完成只说明目标定低了。直到最后回过头看才知道最佳方案是什么。
如果你对领导和机关这么讲,他们就会告诉你“开个会吧,请专家把关,你自己好好分析。”我想问,如果专家已经可以判断每一个细节,这个实验还有必要做吗?如果我有能力预想到所有可能性,也许这个学科都不用再研究了。
没有不确定性就没有突破,消除不确定性就是消除发现的可能性。
▽
没有决策的集体决策
决策者不承认研究工作有不确定性,也不愿意承担决策带来的风险。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风险转嫁给技术人员。所谓的专家层层把关和技术讨论,往往是将决策风险逐步转给集体的过程。最后只能达成最保守和最繁复的实验状态,和一个不会失败的成功标准。
例如我们在银行办理手续要提供很多证明材料和填写很多表格,最初我认为这些手续是为了保障用户的安全,但是仔细看了以后发现这些手续为保护银行的“安全”设立的。用户的时间被浪费在为银行免责,而不是用来保护自己。
同样,我们的这些会议和报告是在为谁免责,又在保护谁?我只知道会议中“研究”常常缺席,只有“存在感”在回荡。
如果有谁傻傻地提出,“实验应当有不确定性,给现场留下修改的空间”,马上得到严厉的批评,“不要怕麻烦,彻底梳理清楚所有会发生的情况”。作为底层的技术人员,职责就是为专家提供素材,多嘴是自找麻烦。
▽
确保实验成功的流程
确保成功的流程:建立一个所有领导和专家都认可的方案,通过废寝忘食的准备过程,形成一个详细到每一个螺钉的实施方案。等实验做完了,可以说我们历尽千辛万苦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结果大获成功。
其中的推演逻辑:因为我们每天加班到12点,因为我们每天都开会讨论,因为我们为每个实验步骤写了厚厚的报告,因为实验取得了很多数据,所以我们的实验是成功的!
实验结果是否与公认标准一致?是否可以支持后续的分析?捕捉到的现象是否有合理解释?这些都被忘却了。这个时候你去提醒别人这么判断实验是否做好,真心找抽啊。
实验还有成功与不成功一说,也是我无法理解的,你能说与预想的结果不符就不成功吗?没有达到预期的指标就不成功吗?那不是实验的事情,那是预期有问题。只要是真实有用的就是一个好实验。
▽
实验必杀技
抱怨和吐槽无用,首先要听话,认真对待各种会议,用“午饭效应”(午饭效应——如何推出简单实用的方案)推出自己能够接受的方案。各种文案工作,编写的越详细越好,最好描述到每一颗螺丝钉,反正最后也没人真的这么验收,但是一定要向全世界表示,我准备得非常充分,形成了最完整最保险的实施方案。
做实验的时候要亲自到实验现场,告诉操作实验的人,忘掉那本厚厚的实验要求,要做的实验其实很简单,拼尽全力做好我需要的那一个状态即可,其他的吗,只要写篇“有分量”(足够厚)的报告就够了。
这么自作主张不用怕,专家只会到现场看看壮观的一瞬间,没有人认真和你闲扯测量和数据的事情,这些“小事”在现场你说了算。
最后总结实验的时候,千万不用犯傻,去宣传你中意的状态。忘记你在现场做了什么,回头阅读自己先前挖的大坑,认认真真与计划一条条对照,最好用策划报告当总结报告的目录,完成一份“有分量”的总结,达到完美闭环。
待到尘埃落地,实验这件事已经过去,你可以拿出自己最中意的那个实验结果,独自享受一套可靠又有用的数据给你带来的快乐。
支起繁华的外壳,在里面完成朴实的工作,这才是高人呐。
▽
我的理想实验
不做。
对,不做实验,大多数实验其实都不用做。目前的仿真能力已经不亚于,甚至高于常规实验的能力。如果仿真有困难,那么实验同样会遇到困难。要做实验必须首先使用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对问题有了清晰的了解,最后用实验给个结论性的验证。
如果确实不得不做实验,也是要做最简单最基本的实验,凡是想一举两得的实验往往走向两头脱钩的后果。
做实验要有为仿真做服务的心,为实验数据被仿真验证和使用做好准备。一个有难度的研究必须由理论、仿真和实验共同解决,眼里只有实验的人做不出好实验。
你变坏与我无关,你变好与我有关。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陆姐说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