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天做各种层次的研究,请问做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1. 得到一个准确的结论
2. 获得一个可靠的规律
3. 读出一个可信的故事
研究都要求有个结论,我们往往会得到这么两类结论:
“人人知道的结论”:比如高级的模型比低阶的准确,速度高的跑得快,压力大的能量足。往好听地说,结论符合常识没有出大错。难听地说,大家早知道的事情没必要花钱请你研究。
“但是不确定的结论”:发现某参数的最佳取值,但是因为模型的偏差、测量的误差不确定这个参数是否准确。发现引起某现象的原因,但是数据不够全面,认识不够深入,结论不确定。这个但是把大喜转为大悲,不知道如何使用这种结论。
我们一直在追求,或者准确地说在梦想取得可靠的新结论,但是这件事情一直没有发生。
准确的结论别人早知道
新的结论自己也不相信
获得一个可靠的规律,最经典的表示方法是列表,将几个状态、几组数据,排列在一起列出表格,就可以地看着清晰的表格得到规律。只有亲自做研究的人知道,只要改变了某个条件,这个表格的规律可能完全颠覆。
可以听到那些不符合规律的数据,一直躲藏在计算机硬盘里哭泣。
现实复杂得没有简单规律。
用简单数据取得简单规律。
不懂得自然界的复杂,不懂得研究的曲折,才会轻易地提出要取得准确的结论和可靠的规律。面对高山仰止的自然界,面对沼泽泥潭的复杂,想象着按照既定的计划,一二三迈着正步走过去,只能陷入复杂的泥潭中。那些高喊复杂啊复杂的人,往往不懂得现实有多么残酷,以为复杂只是一个增加经费的借口。
一个孩子会说,不怕坏人,坏人来了我用抢打死他。
一个无知者说:不怕复杂,我们定一个周密的计划,彻底解决复杂。
多少人从无知者无畏的盲目乐观,失落几次又转向盲目悲观,从追求完美的结果,转为万念俱灰,什么都觉得无用。
研究的三个目的还有一个目的可以试试。
得到一个准确的结论
获得一个可靠的规律
读出一个可信的故事
读出研究成果中的故事:
不是将总的参数列出来,这是故事的结尾。
不是将固定的几个位置画出云图,这是故事的片段。
不是将仿真与实验的数据在一起对比,这是故事的证明材料。
不是写个人简历,将各种重要数据填写在必要的位置,这是故事摘要。
一个可信的故事,用立体的信息逐步丰富你对现象的认识。如果你是在恋爱中,你不会满足于看看简历就结婚了。你会收集所有的信息,而且反复琢磨每个信息是否证明他爱你。而且你会从穿着想象他的品味,从举止推断他的人品。用一点点小细节,在你心里重新塑造一个他,这个他有外在的身高、学历、收入,还有内在的健康、才华、人品。
如果你真的热爱你的研究,你不会满足看看总体参数。你会用你所有可以找到的工具,敲碎所有的数据,用想象将数据重新拼接成现象。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流动从哪里开始的、经历了什么过程、受到什么影响,每个影响起到多大的作用,每个作用又受到什么限制。
你从一个小漩涡想到环环相扣,从一个流动弯曲想到急速漂移,从理论偏差推理出隐蔽误差,从测量数据突跃猜测到局部变异。你就是伟大的福尔摩斯,用破损的信息拼接出合理的故事。
你会突发灵光乍现,以为拼接出完美解释,但是面对更多的数据,发现那只是幻想。你永远在矛盾的两极奔跑,你的故事能够解释更多的数据,更多的数据又推翻你的故事。你的故事不得不囊括更多的特性和关系,你周旋其中,手忙脚乱地连接数据、细节、理论、现象。终于有一天,你捡起任何一个细节,都可以迅速地拼接出整个现象,并且讲述一个完整的过程。
这时候你好像一个阅历无数的老人,多么复杂的人物能被你一眼看穿,要你总结人生你反而无语。
你终于成为专家,多么复杂的现象你能从蛛丝马迹中抓住重点,要你提出结论、总结规律,你反而会犹豫,只能说看实际情况吧。
你不相信有保证除根的灵药,为什么相信有保证准确的结论?
做研究往往得到:
一个只适用这个现象的结论
一个只符合部分数据的规律
一个自己明白的故事
现实太复杂,不要梦想取得可靠的结论和不变的规律,只能读出一个可信的故事。
请相信:
我讲错了,但是你理解对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陆姐说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