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涯 学海无涯
析模有界 知识无界

关于公众号中案例使用方式的简单说明

内容纲要

公众号里头有大量的工程案例,这些案例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通常无外乎以下几种:

  • 工作流程演示。这可能是案例的主要用途,这些案例以操作流程演示为主,主要目标是描述某种主模型(如升阻力计算、燃烧计算、多相流计算等)的主要工作流程。这类案例的重点在于主干流程,比如说某案例演示甲烷燃烧过程,此时主要内容就集中在化学反应处理、混合物材料定义上,而像网格生成和后处理等通用流程,则可能会被略过。
  • 软件功能演示。可能关注点是一个或两个特殊功能,此时的案例涉及的内容可能更少,主要集中在某一两个功能选项上。
  • 纯结果演示。仅为软件功能宣传使用,一些软件厂家和代理商最喜欢这种,里面多是一些炫目的计算结果。

不管是哪一种案例,都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工程应用案例。

工程案例往往版权明确,难以在网络上分享。以前也有人在公众号后台抱怨说很多案例与工程实际相去甚远,当然是这样啊,工程案例谁会拿到网络上呢。你花几百万请人做的工程案例会共享给别人么?你拿了别人几百万做的工程项目数据能随便分享到网上么?不怕吃牢饭?网络上分享的案例当然都是样子货,对于那些期待在网上能找到真实工程项目案例的人,我实在想不出来他们是怎么想的。


就拿昨天那篇文章来说,有人在后台留言说我没估算边界层网格,演示的案例是个样子货。还说是个做CFD的都知道在计算之前估算Y+,言下之意我没估算Y+太不专业了。

这个系列的案例是为今年即将开课的《计算流体力学》课程准备的,准备当做课后补充资料。这是该系列的第一个操作教程,目的是让学生体验CFD应用的三个阶段:前处理、计算求解以及后处理。当然里面很多细节内容是要在课堂上去讲的,比如说湍流模型、壁面处理、后处理等内容。操作教程里面只是列举了一些基本步骤而已。

至于为什么不把Y+处理放在操作教程里面,主要原因在于:所谓的Y+处理实际上只是网格尺寸调整,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去强调的内容。而怎么去调整网格,课堂上会有讲到。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这个算例如果要完全满足SST k-omega模型的网格需求,网格数量过多(我这里划到了1700多万),计算时间太长。

另外说一点个人关于Y+调整的小经验。由于利用Y+计算第一层网格高度时需要用到近壁面速度,而该速度在计算之前事实上是未知的,对于具有复杂几何外形的模型,这个速度值可能差异非常大,首次计算我一般采用无粘模型得到近壁面速度(注意是近壁面流体速度,不是壁面上流体的速度),然后得到需要生成边界层网格的壁面区域上近壁面速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结合壁面区域的重要程度去估算第一层网格高度并调整计算网格重新计算。

那有人又说了,昨天的算例为啥不用无粘流动去算?还是那个原因,我需要保证算例的计算流程清晰。因为后期网格调整的工作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此时的计算都必须是粘性流动。

突然间我好担心有人会说,但凡懂点儿CFD的人多知道要做网格无关性验证,你为什么没做?你的案例还是个样子货。

网络上的案例本来就是样子货啊,我似乎从来就没说过公众号中的案例可以直接用于工程。从案例到工程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不过我的一惯做法是先把case跑通,后面再去逐步细化做精细计算。


搞不懂我扯这些干啥?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CFD之道

赞(0) 打赏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请勿随意用于商业用途。
文章名称:《关于公众号中案例使用方式的简单说明》
文章链接:https://www.topcfd.cn/17691/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说两句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